首页

医疗调教注射

时间:2025-05-25 19:38:35 作者:中国-丹麦科研教育中心已培养千余名获得中丹双学位国际化人才 浏览量:32457

  中新网北京5月25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获悉,设在该校的中国-丹麦科研教育中心(中丹中心)/中丹学院,十余年来已培养1000余名获得中丹双学位的国际化人才,成为两国科教文化合作的一面旗帜。

“中丹绿色创新日”北京会场活动在北京怀柔的国科大中丹中心/中丹学院顺利举办。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中丹绿色创新日”近日在北京怀柔的国科大中丹中心/中丹学院和哥本哈根中国文化中心同步举行,国科大副校长王艳芬在哥本哈根会场开幕式上致辞时回顾中丹科教中心的发展历程,透露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相关情况。她表示,围绕《中丹绿色联合工作方案(2023-2026)》,中丹双方将在环境、气候和绿色技术等领域深化合作,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随后,王艳芬代表国科大与丹麦清洁科技集群(CLEAN Denmark)签署合作备忘录。

  “中丹绿色创新日”北京会场活动包括中丹科技创新合作论坛、中丹绿色发展论坛和中丹青年交流论坛,两国专家学者以及青年学生分别分享在清洁能源等领域的合作成果与经验,围绕绿色政策与技术实践展开讨论,并举行2025大学创业世界杯启动仪式。

“中丹绿色创新日”北京会场,2025大学创业世界杯举行启动仪式。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据了解,中丹学院是由国科大与丹麦高等教育和科学部及丹麦8所大学共同发起创建的科教合作平台,旨在发展和加强中丹之间的教育合作,增加中丹两国学生及科研人员的交流互动。作为中国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丹学院承担着中丹中心的教育功能,致力培养拥有跨学科思维、具备创新意识、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与创业高端人才。

  国科大中丹学院院长王海燕接受媒体采访介绍说,中丹学院每年来自欧洲教授的规模稳定在200人次,提供水与环境、神经科学与神经影像学、公共管理与社会发展、创新管理、生命科学工程与信息学、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食品与健康等全日制英语授课的硕士项目,这些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旨在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并能为全球发展做出贡献的创新型人才。

“中丹绿色创新日”北京会场,国科大中丹学院院长王海燕为中丹科技创新合作论坛作总结。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她指出,下一步,中丹学院要面向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全球面临重大挑战的能源、气候变化、生命健康等领域,加大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的力度,并进一步推动合作成果转化。

  2025年是中国与丹麦建交75周年以及两国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签订40周年,“中丹绿色创新日”活动在此背景下举行,既展示中丹科技合作成果,也为两国未来加强可持续发展等深度合作奠定基础。(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呼和浩特—韩国首尔包机航线开通

“中国铁路”介绍,全国铁路实行高峰列车运行图,进一步优化运输组织,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11500余列,较日常增加1850余列,其中最高峰日安排开行列车将超过12000列,日均旅客座席能力预计较2019年同期增长18.5%。充分挖掘运输潜力,通过开行夜间高铁等方式,增开热门方向长途直通旅客列车320列,采取动车组重联运行、普速旅客列车加挂车厢等方式,增加旅客座席,进京、进沪、进穗方向列车原则上安排满轴或满编组运行;各铁路局集团公司适时灵活增开管内临时旅客列车,动态满足短途旅客出行需求;全力做好杭州亚运会运输服务保障工作,为赛事平稳运行提供支撑。

【小新的Vlog】赶一场边境集市 体验不一样的烟火气!

◇通过出台人工智能策源地和通用人工智能政策,建设中关村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中关村努力打造人工智能产业新高地。目前全国已备案上线大模型107款,其中中关村47款,占全国备案上线数四成以上。

“镜中巴铁:中国旅行社的视觉之旅”摄影展在京开幕

空中客车方面认为,未来20年,中国将需要690架货机,包括370架单通道货机、220架中型宽体货机和100架大型宽体货机。

秋日“秦直道”:莽莽林海层林尽染

据悉,在公安部统一部署下,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会同江苏、安徽、广东等地警方进行集中收网,并在多地发起集群战役,将开发软件,制造、出售、购买假发票的100余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系列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完)

李镇西:幸福的老师才能教出快乐的学生

今年以来,该总站坚持将便利闽台两岸往来、促进两岸融合发展作为重要职责使命,靠前服务厦金、福马“同城生活圈”和平潭“台湾同胞‘第二生活圈’”等建设,持续做好“通、惠、情”三篇文章,不断优化提升“大小三通”边检通关效率和暖心服务体验,全力服务保障两岸往来更加便利顺畅。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